一季度,南美作物種植已經進入尾聲,巴西整體收割率超過60%,阿根廷進入關鍵生長期,后期可炒作題材不多。而新季USDA種植意向報告即將公布,大約一個月以后真正的播種季開啟,市場的交易重點將全面轉向美豆,新作的播種進度和生長情況是接下來二、三季度國際大豆市場的交易主題,也是左右價格波動的重要因素。在新作大豆播種開始之前,本文梳理了美豆的產區分布和天氣炒作規律,以供投資者參考。
市場即將進入“美豆時間”
作為農產品,大豆的生長周期有很強的季節性,每年的播種、生長和收獲時間段相對固定,所以各個階段市場關注的重點以及價格波動都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征。
美國與中國同處北半球且種植維度相近,因此大豆生長期基本重疊,均在4月中下旬開始播種,中間經過開花期、結莢期、灌漿鼓粒期,9月中旬以后開始收割,11月底基本結束。
美豆價格的季節性規律
對于美豆,通常在播種開始之前,2—4月市場重點關注新作種植面積,這是影響新作產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對種植面積會產生影響的因素包括作物的種植收益、與玉米的比價關系、政策傾向、播種開始后天氣狀況等,通常這段時間價格趨于上漲。
圖為美豆價格波動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征
4月中旬以后,播種開啟,市場重點關注美豆的播種進度,跟蹤每周的生長進程報告。一般在6月中旬之前,也就是播種結束之前,盤面都會維持一定程度的升水。
播種結束之后,進入生長早期,這段時間作物的需水量小,炒作題材少,價格會出現一定程度回落。
到了8月,進入美豆的鼓粒灌漿期,也是關鍵生長期,這個階段作物的需水量最大,是天氣炒作最容易發生的時候,這個時候通常價格會振蕩上揚。
到了9月中旬以后,美豆產量大致確定,供應壓力增加,10月初容易形成季節性收割低點。
10—12月,隨著消費增加和庫存減少,美豆價格趨于上漲,市場關注焦點轉移到中國進口需求、南美大豆的種植和生長情況上。
所以,美豆有很強的季節性炒作規律,這種季節性分析可以讓我們把握每個階段市場的關注和炒作重點,但因為每年的具體情況不同,在分析中短周期的價格變化時還需要兼顧其他供求面的變化。
美豆生長期各階段關注重點
去年美國大豆種植面積是8308萬英畝,分布在29個州,但主產區集中在五大湖的南部和西部地區以及密西西比河沿岸。前10大主產州種植面積占到總面積的77%,伊利諾伊、愛荷華以及明尼蘇達三個州的種植面積在最近的20年一直位列全美前三,合計占比在33%左右。
對于新季美豆,市場最先關注的是面積
但是因為溫度的問題,美豆播種工作通常從南部的幾個州開始,包括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田納西州和阿肯色州。這幾個州緯度低,最先達到播種氣候要求,從4月中旬開始就會有播種數據。相對來講,幾個主產州的播種要等到4月下旬左右才會展開,種植高峰期集中在5月。
所以對面積的關注,4月下旬到5月是關鍵期,要密切關注幾個主產州的播種推進情況,即主要跟蹤USDA的周度作物生長進度報告。
表為2011—2020年美豆種植面積統計
但其實市場對種植面積的討論通常是從2月的展望論壇開始,USDA會通過數理模型推出一個早期預測,給當年的種植面積定一個大的基調。今年展望論壇的預測值是9000萬英畝,同比有較大幅度的增長,符合去年以來美豆價格大幅上漲后農民種植收益改善下的一個定性判斷。
年內需要關注的幾份面積報告還包括即將公布的種植意向報告,這個報告更客觀一些,是基于3月前兩周USDA對農民的直接調查給出的,USDA通過郵件、電話、面談等形式去問詢一部分農場主的春播計劃,統計處理后得到數據。
6月種植面積數據在6月底發布,這個時候播種工作已經基本結束了,USDA會對約9000塊土地、68100名農場主進行調查問詢,數據相對更準確一些。
最后一份是1月的終產報告,這個時候當季的作物已經收割完畢,USDA通過收割時的實地調查數據對種植和收獲面積的數據再進行調整,所以理論上1月的定產報告的面積數據是最準確的。
目前市場機構預期3月種植意向報告中大豆的種植面積或略低于2月論壇給出的9000萬英畝,在8750萬—8970萬英畝之間。這個預期結果主要根據對大豆、玉米的轉種收益的測算,主產州愛荷華大豆轉種玉米的收益顯著高于玉米轉種大豆。還有就是基于農民種植習慣的考慮,因為玉米先種植,一般農民都會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多種玉米,所以綜合判斷認為玉米的種植面積可能上調,相應地大豆的種植面積或許下調。
圖為2016—2020年美豆與美玉米種植收益對比
雖然玉米和大豆存在競地之爭,但也不是絕對的蹺蹺板。根據對2020年種植收益的預估,玉米和大豆的種植收益都是非?捎^的,而且兩者差距不大,所以不排除大豆、玉米種植面積同時增加,會通過擠占其他作物或者減少棄種的方式實現。
周度作物生長進程跟蹤
當面積確定之后,市場關注點就開始轉向作物的生長進程,因為生長進程會直接關系到單產,這也是美豆天氣炒作的主要時機。
因為作物在每個生長階段對溫度、水分的需求是不同的,當某個生長階段,溫度和水分不在適宜范圍內時就會引起市場對作物生長以及單產前景的擔憂,引發炒作行為。
通常來講,最常見的天氣炒作是干旱,特別是在開花鼓粒階段,作物需水量最大,充足的降水才能保證作物高產。另外,成熟收割期還常有霜凍炒作,霜凍會造成成熟期的大豆質量下降,影響單產水平。當然大豆也可能遭受洪澇災害,以2019年為例,持續暴雨天氣導致大豆田地積水,若積水時間過長,易致爛根、死苗現象。
每個周二USDA都會發布一個周度作物生長進程報告,有詳細的生長數據,方便市場跟蹤。包括播種率、出芽率、開花率、結莢率、落葉率、收割率等,還有最重要的優良率。6月中旬以后,播種結束就會有優良率的數據,市場對優良率的交易權重很高,認為優良率和單產之間有相對直接的關聯。短周期內,高優良率通常對應高單產,低優良率對應低單產。
天氣模型跟蹤
現在網絡上的資源很豐富,能夠跟蹤天氣變化的模型比較多,包括常見的歐洲模型、美國模型、農業模型、厄爾尼諾指數等。這些天氣模型通常能提供兩周以內的溫度和降水預測,是市場短期炒作的一個重要題材。
比如現在看一個半月以后溫度和降水預測,西南地區溫度偏高,中西部會出現降水偏少,但大豆主產區溫度和降水基本都在適宜范圍內,利于播種工作推進。
CFTC基金持倉
基金持倉的變化通常被市場作為觀察美國大型機構投機資金對美豆價格預判的窗口,而且從過往10年的數據來看,基金持倉的變化也確實和美豆價格的波動有相輔相成的關聯,美豆每一波大的上漲或者下跌行情中都能發現基金的身影,而且持倉的變化是有先導性的。
圖為美豆基金凈多持倉和活躍合約的收盤價對比
圖為CFTC基金美豆凈多持倉
從最近這波上漲來看,在去年8月愛荷華出現天氣炒作苗頭之后,基金是率先開始布局的,增倉速度非?,先于美豆盤面見頂。等持倉到達歷史高位后,美豆明顯沖高乏力進入振蕩期,基金也提前減倉。但目前相對來說凈多持倉仍處在相對高位,也說明基金對后市美豆走勢仍以多頭判斷為主。
美豆消費端相對處于次要地位
美豆的出口主要集中在9—12月,進入4月以后是出口淡季,因為可供出口量不多。特別是今年,美豆的出口進度超前,現在還有5個月的情況下只剩下100萬噸不到的待銷售量,不排除后面出口目標會小幅上調的可能。
圖為美豆舊作累計出口銷售
圖為美豆舊作累計出口裝船
壓榨數據這兩年也是處于一個相對高位,這與美國國內的榨利、生柴政策、制成品出口等情況有關。
圖為NOPA美豆月度壓榨量
目前市場認為美豆后期是存在供應缺口的,可能需要進口100萬噸以滿足國內需求。而且現在美灣和巴西的價差也已經給出了美國進口利潤,后期很可能會看到美國從巴西買豆的消息。
總結
根據農業展望論壇對面積額的預測,若美豆新作單產在取趨勢單產50.8蒲的情況下,總體可實現豐產,但這并不構成利空壓力,因為舊作庫存極低。在假設需求能延續2020年風光的前提下,新作的庫存很難有累積。如果單產能達到52蒲,歷史上出現過的最高紀錄,期末庫存也才有2.5億蒲左右,仍然是一個相對偏低的水平。
表為美豆年度種植數據對比
而如果在種植季的過程中出現任何產量受損的可能,市場都會非常敏感并且在盤面上去交易,所以今年只要給出天氣炒作的機會,多頭一定會抓住并且可能放大。從這個角度看,美豆價格易漲難跌,中期看偏強振蕩,主力合約在1300美分以下即為買入機會。
本網開戶三大核心優勢:
1,服務優勢:網絡實時客服+專屬客戶經理,遇問題三分鐘反饋解決。
2,費率優勢:業內期貨手續費優惠標準平臺!交易成本超低,短線必備。
3,品牌優勢:國資期貨公司品牌,交易所優秀會員,各大城市均有網點。
開戶請點擊右側網絡客服,或添加圖中客服微信號